6月27日下午
中建八局独立施工的首个转体连续梁
——济郑高铁茌平特大桥
跨京九、邯济铁路(72++72)米
转体连续梁转体完成
这也是济郑高铁山东段
最大、跨线路最多的转体桥
创造了八局铁路史上里程碑式的突破
两个重达万吨的“巨无霸”
如何实现精准对接?
铁君带你一起走进现场
领略转体震撼场面
数据之最!
万吨“巨无霸”空中对接
跨京九、邯济铁路转体连续梁
全长.7米
为济郑高铁山东段跨度最长
桥面宽12.6米,主墩高10米
桥面距离地面24.2米
单个T构转体重量吨
为济郑高铁山东段重量最大
跨越邯济、京九铁路上下行
及牵出线共5条线路
为济郑高铁山东段跨线路最多
启动时最大牵引力.44KN
每个主墩采用20根
直径为2米的钻孔灌注桩
两个主墩T构分别在
2台吨千斤顶、液压泵站等
转体设备的牵引下
同步顺时针转体79度
实现两个万吨“巨无霸”的空中合龙
毫厘不差!
实时测算见证精准对接
转体施工以球铰为支撑
通过主控台操控
智能连续千斤顶使梁体转动
撑脚滑道人员
实时观测转体系统受力状态
根据转盘刻度指针位置
应力元件反馈球铰受力情况
风速仪监测转体环境
实时监控转体运行状态
确保转体施工进度可控
外观精度准确、安全系数达标
正式转体前
项目人员实时监测泵站电源、液压系统及
牵引系统工作状态
分析启动、转动、停转及点动状态的
牵引力、转速等施工控制数据
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和不利情况
使用4台吨千斤顶
分别对梁体纵向主墩左右两侧进行称重
测试梁体的不平衡力矩
转动体部分的偏心距
球铰的摩阻系数和摩阻力矩
对梁体进行配重试验
确保梁体的平衡
为连续梁转体提供有力保障
因地制宜!
“先建后转”筑牢安全防线
本次转体施工的连续梁
同时跨越5条线路
列车运行密度大
天窗时间有限、施工等级高
项目部提前策划
多次进行模拟转体
采用“先建后转”法
在平行既有铁路的方向
现浇两个主墩T构
同步顺时针转体79度
再依次进行边跨和中跨合龙段施工
掀起热潮!
多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
济郑高铁最大连续梁转体
受到新华网、经济日报
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
山东商报、齐鲁晚报、新京报等
几十家主流媒体报道
掀起一股“铁路转体热”
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
新华网
央视新闻
经济日报
大众日报
原标题:《中建八局“第一转”!济郑高铁山东段最大转体连续梁完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