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街道供图
为健全垃圾分类“全周期”管理体系,促进中端收运环节更规范,推动垃圾分类网络、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日前在南京江北新区大厂街道,改建后的社区可回收物便民服务站和街道大件分拣中心两处设施新“上线”。居民处理家中的可回收物既多了一处去处,回收后的后续处置也更为精细化。
可回收物便民服务站:专业规范,诚信经营
位于新华五村新华菜市场旁的可回收物便民服务站是大厂街道首家该类站点。原本是一处垃圾中转站,改造成可回收物便民服务站后,提高了周边居民垃圾分类的效率。运营当日,不少过往居民前来询问,在了解到回收模式后纷纷点赞,表示每天上班、买菜路过即可将家中的可回收物进行售卖,十分便捷。
相较居民熟悉的废品回收站,该服务站不以盈利为目的,各类物资回收价格相对较高,明码公示,称重设备做好校准。居民来到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会将可回收物进行分类、称重、计价后,以现金给居民进行结算。依托专业环卫保洁单位管理经验和硬件优势,该服务站内部摆放规范,每日有专业化全封闭的可回收物转运车负责转运至大厂街道大件分拣中心,避免了可回收物堆积带来的消防和卫生隐患。同时,服务站也是居民家门口的一处垃圾分类宣传“阵地”,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短片,站内工作人员积极帮助指导居民分辨各类可回收物种类,提升居民知晓度和参与感。
大件分拣中心:分类打包,资源再利用
大厂街道大件分拣中心主要对辖区内小区、单位日常产生的可回收物(含低附加值)和大件垃圾等进行分类收集和分类暂存。
该分拣中心占地约平方米,分为设备区和分类贮存区。设备区内设有各种处置设备,其中大件破碎机主要处理树枝、废旧家具等大体积、不易拆分的垃圾;泡沫塑料冷压机通过破碎、压缩、液压等系统粉碎并压缩泡沫,压缩后的泡沫塑料块体积可缩小至原先三十到五十分之一,更易于打包存储与运输;另有打包机,用于打包废纸、废塑料等。分类打包、分类暂存等处置流程对环境无二次污染,最终再分别送往塑料厂、玻璃厂、废纸厂等,实现资源再利用。
可回收物便民服务站和大件分拣中心的“上线”促进大厂街道垃圾分类更精准。近期,该街道还将举行垃圾分类“趣”旅行活动,组织居民代表、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城市治理志愿者参观相关站点,实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收集、打包、处置、再利用等过程,进一步推动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生活垃圾“真分类”的良好氛围。同时,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加强对随意抛洒、倾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责任人义务等相关行为的执法力度,截至今年10月底,办结相关案件余件。
通讯员郭政许超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