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轰炸机安装75毫米航炮外加10挺机枪

中药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499572.html

对于航空机炮火力的追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首开先河的是德国空军JU-87G俯冲轰炸机,在每侧机翼下各装一门37毫米Flak18型反坦克炮,虽然每门带弹只有12枚,但可以轻易穿透当时苏军重型坦克的顶部装甲。代表人物便是大名鼎鼎的鲁德尔。

B-25H轰炸机编队飞行

但是在太平洋战场,还有一款更为变态的“大炮鸟”令日军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这就是美军安装75毫米航炮的B-25G和B-25H中型轰炸机。

在AC-“空中炮艇”出现之前,它是唯一安装75毫米航炮且进入量产的机型。

率队轰炸东京的杜立特将军

我们都知道,杜立特率领经过减重的B-25机群投下了对日本东京轰炸的第一弹,但是这并不代表B-25有多么优秀,实际上,作为中型轰炸机,腿短是它的天生缺陷,在广阔的太平洋战场上,B-25的表现一开始并不怎么抢眼。但好在这款飞机设计的十分结实,而且两台莱特R--92“旋风”发动机马力强劲,为改装升级留下了足够折腾的空间。

当时美第五舰队司令乔治.肯尼迪少将力举将B-25以岛为前进基地,作为空中游骑兵,使用“跳弹攻击”战术对日军海上运输线进行不间断的袭扰和打击。为了加强效果,第五航空队的保罗·甘上校和北美公司的工程师杰克·福克斯对B-25C和B-25D进行了改装,去掉了机腹炮塔以及投弹手的位置,在机鼻部位加装4挺12.7毫米勃朗宁机枪,然后在座舱两侧下面突出的枪座上再加装2~4挺同样的武器。如此一来,改装过的B-25C飞机头部就多了6~8挺l2.7毫米机枪火力。如果再将机背炮塔的2挺机枪向前固定,只要驾驶员手指一动,就有最多10挺机枪可同时向前开火,这样在进行超低空“跳弹攻击”战术时,日本武装商船上的机枪和小口径高炮瞬间便被勃朗宁机枪的弹雨扫飞,然后B-25再悠哉的折返回来甩出弹仓内的炸弹。

不但如此,保罗.甘上校还亲自带着手下在澳洲基地为B-25C尝试安装了75毫米榴弹炮,这门火炮几乎有3米长,重量超过千克,由导航员手工装填炮弹,机上携带21发炮弹。大炮被安装在一个带有液压作动筒的水平活动支架上,可以吸收火炮的后坐力。

这种小作坊式改装后的B-25立刻投入实战,保罗.甘上校亲自驾驶那架安装有75毫米航炮的B25,他用75毫米炮成功将一艘日本驱逐舰击伤并使其失去自卫能力之后,再用飞机投下的炸弹将其炸沉,其他B25则蜂拥扑向无还手之力的日本运输船,在年3月初的那场战斗中,日本原本计划从拉包儿向新几内亚的莱城运送名日军,结果只有人见到了第二天的太阳,绝大多数日军都在落水后,被改装后的B25轰炸机连扫射带轰炸,哀嚎声在机舱内都能听到。枪炮声停止后,整片海域又成为鲨鱼的乐园。

这次成功的突击行动让北美公司立刻意识到安装75毫米航炮的必要性,保罗.甘上校的改装促成了B-25G型的诞生,可是北美公司的工程师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在机头一口气加了4挺机枪来配合75毫米航炮,又把G型上取消的机身两侧的4挺机枪又加了上去,如果再算上机背炮塔,B-25H型向前的火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10挺12.7毫米机枪和一门75毫米炮。

75毫米火炮的后座力十分强悍,驾驶员在航炮发射瞬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飞机由于后坐力带来的减速,如同撞上了一堵砖墙一样。不过一旦击中目标,75毫米的炮弹能把坦克打成废铁,可在驱逐舰上开一个大洞。B-25G和B-25H总共生产了约1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67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