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安信证券郭倩倩高杨洋)
1.公司介绍:国内叉车企业领先制造商,国企改革加深市场化水平
1.1.发展历程:深耕叉车主业,国企改革新起点
公司历史悠久,主导产品是“合力、HELI”牌系列叉车,产品的综合性能处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前身为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与安徽省于年共同兴建的合肥矿山机器厂新厂。
年,成功试制小吨位内燃机叉车;年,确立叉车为主营产品,更名“合肥叉车厂”;年,进行股份制改革;年,成功上市。
年,公司营业收入跨入百亿级;年,据美国《现代物料搬运》杂志的评选,公司位居全球叉车制造商第7位;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收官,通过对职业经理人制度与董事会管理办法的完善,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年,公司国企改革有望持续深化。
作为新一轮国企改革起点:①产品端围绕产业锂电化趋势,加快创新持续推出新产品,同时稳步推进新能源智能工业车辆产业园建设,计划形成年产6万台新能源智能车辆产能;②营销端紧跟国际化趋势,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提升国内外营销服务体系建设;③管理端以效率和效益为核心,深入开展“提质增效”管理行动,持续提升组织效率和集团化管控能力。
1.2.股权架构:地方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稳定
地方国企股权结构稳定,股权划转支持国企改革,控股股东完成增持。截至年4月1日,公司控股股东为安徽叉车集团,持股比例38.97%,实控人为安徽省国资委。
年6月,通过股权划转,在叉车集团层面引入安徽省投资集团,完成了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旨在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统筹推进国企改革重点工作。
年3月17日,控股股东本着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在过去一年累计增持公司股份万余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完成增持计划,总股本占比由37.97%变为38.97%。
新一届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交流。
年4月公司核心管理层完成换届,新任领导班子大部分拥有超过20年以上相关技术、管理工作经验,整体专业背景深厚。新任董事长、总经理上任后,积极加强与资本市场交流,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年11月,总经理周峻在“论道大虹桥·百家上市公司闭门会”上发表“善用资本市场·持续创造价值”主题演讲,12月,董事长杨安国在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举办的公开发行可转债网上路演中表示,公司将借助可转债募投项目,通过产业投资实现在新能源工业车辆及智能制造环节的产业升级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强链补链。
1.3.主营业务:产品品类丰富,整机、后市场及数字化技术全布局
公司的主营各类工业车辆及相关配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产品覆盖电动和内燃叉车全部车型。经营产品覆盖0.2吨至46吨系列内燃和电动工业车辆、智能物流系统、港机设备、特种车辆、工程机械及传动系统和工作装置等关键零部件,在线生产的多种型号、类产品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分产品看:公司主营业务叉车收入占比维持在96%以上,叉车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年公司营业收入.73亿元,其中主营业务叉车贡献收入.47亿元,占比达99.2%,各类叉车销量达到26.08万台,同比增速-5.08%,其中国内市场销售18.3万台,同比-13.25%,海外市场销售7.78万台,同比增长21.91%。
国内市场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疫情影响,需求偏弱,呈现结构性增长,海外受益于经济复苏和电动化趋势,需求维持景气。
制造、服务、战略性新产业协同布局。
公司以合肥合力工业园为总部,五大整机制造基地(宝鸡、衡阳、盘锦、宁波/湖州)辐射全国,拥有合肥铸锻厂等9大零部件制造公司,以及永恒力合力设备租赁公司等后市场服务业。根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