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煤磨中控

煤磨中控作业指导书

一、总则

、本指导书用于指导煤磨操作员的工作,以保证煤磨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艺操作的准确。操作人员在理解本规程内容的基础上,应掌握系统内每台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性能,以便在实际操作中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本指导书适用于ZGM3立式煤磨中控操作。在实际生产中,如本规程部分内容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操作员应及时请示中控室主任,在与工艺技术人员协商解决后,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本规程的有关内容。

二、工艺流程简介

、原煤由皮带送到立磨的原煤仓贮存;

2、从篦冷机经余热发电过来的高温气体,通过冷、热风阀调整到系统需要风温入磨以作原煤烘干热源;

3、原煤经仓下给煤机,进入ZGM3磨内进行烘干辗磨;

4、磨内的煤粉在磨通风机引力作用下,经过分离器分离,粗粉返回磨内重磨,细粉随出磨气体进入煤磨袋收尘收集,袋收尘收集下来的煤粉经细粉绞刀、电动推杆阀分别进入窑头煤粉仓和窑尾(分解炉)煤粉仓。

三、作业指导书

指导思想

.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观念,做到收尘设备达标准排放;

.2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杜绝违章,精心操作;

.3整理定制煤磨机最佳操作参数,做到优质、稳产、高效、低耗、努力做到系统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窑用煤量,实现安全、文明、清洁生产。

2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本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在每次开机前,都应对本系统的全部设备与管道进行认真、全面的检查。要对原煤取料系统、压缩空气、冷却水供应、燃料储存、原煤仓料位、煤粉仓、定量给煤机、喂煤秤、袋收尘等情况逐一检查,并确认灭火系统随时可以投入使用,现场与中控操作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开机前的协调准备工作。

2.对照设备表,现场检查各主、辅机设备是否具备开机条件;

2.2确认巡检工对设备各润滑点按规定加油,油量、牌号正确,油压、油温正常。检查各液压站、润滑站的油过滤器是否堵塞、压力是否达到规定值,各冷却水路是否畅通,流量调至合适,无渗漏;

2.3磨辊、减速机、液压系统油箱都应有足够的油量;

2.4确认巡检工检查设备内部清洁无杂物,关好检查孔,清扫孔,做好各人孔门、防爆阀及外保温的密封;

2.5确认巡检工检查所有阀门,开关时的灵活性,开关位置及方向应与中控室一致对应。确认现场仪表要指示正确,与中控室显示一致;

2.6确认巡检工严格检查设备是否紧固,如基础地脚螺栓、有传动连杆等等易松部位,不能有松动。

2.7检查原煤仓料位,不足则启动原煤输送线;

2.8确认巡检工检查申克秤的风管、阀门、油杯内油位等能够正常运转。

2.9确认巡检工检查袋收尘、螺旋输送机转向正确无误。

2.0中控进行联锁检查,确认各单机都已备妥.确认巡检工将机旁按钮盒选择开关打到“C”位置并锁定。中控操作员做开车准备,检查系统设备是否全部备妥。

3开车

3.煤磨粉磨煤粉时,需要一定温度的热风通过磨机,用以烘干原煤中的水份.本系统用窑头篦冷机热风供热。磨机首次开机升温控制时间为分钟(首次开磨磨系统内无煤粉),升温时温度要平稳缓慢上升,避免温度有大起大落现象,保证磨系统内各部件能均匀受热。为防止系统内部,尤其是袋收尘器内部结露,每次系统开车前,应进行预热。

3.2系统启动和预热。

依次启动煤粉仓收尘组,煤粉入仓输送组,袋收尘器、煤磨通风机组。在收尘组组启动前及运行中均要保证足够的压缩空气压力(0.5Mpa);

调整通风机入口阀门、入磨热风阀门、冷风阀门的开度到适当位置,以控制入磨风温不超过00℃,入磨负压约Pa,出磨风温≤65℃,对系统进行预热。在预热同时,启动磨机减速机润滑油站、磨辊液压油站。

3.3预热结束后,系统投料运转。

启动选粉机组。增大磨机通风量,调节冷热风阀控制出磨温度≤70℃,出磨压力达到-Pa时,启动煤磨组。待各项参数稳定后,确定具备喂料后开启喂煤组(给煤机),随着喂煤量的增大,应加大通风机入口阀门,热风阀门的开度,适当关小冷风阀的开度,增大入磨热风量,注:保证出磨风温≤70℃。控制参数:磨机额定产量45t/h时,入磨风温70~℃,入磨负压~Pa;出磨风温60~70℃,磨机进出口压差~Pa,袋收尘入口风温≤70℃。

第一次开机注意开启喂煤组(给煤机)后,将事先准备好的20t石灰石(原煤仓内)向磨内布料,粉磨。用石灰石代替原煤粉磨后填充磨机系统各缝隙,防止出现煤粉自燃现象。粉磨的生料粉按5t打向窑头仓和5t打向窑尾仓分配

3.4根据化验室要求及时调整系统风量及选粉机转速,保证煤粉细度、水份合格。

4系统运行中的调整

磨机正常运行参数表

序号

参数

控制范围

磨机喂料量

38-45t/h

2

主电机功率

kw

3

磨入口温度

50-℃

4

磨出口温度

60-70℃

5

磨机差压

-Pa

6

选粉机转速

40~30rpm

7

对应细度

3~2%

8

袋收尘差压

.4—.6KPa

4.煤磨生产能力低,检测判断为喂料量低,粉磨压力低,系统风量低。增加喂料量,增加粉磨压力,调整系统风量。

4.2煤磨产品太粗,检测判断为选粉转速低,系统风量过大,粉磨压力低。提高选粉机转速,调整系统风量,增加粉磨压力。

4.3磨机振动太大,检测判断为喂料不均匀,磨盘料层过薄,内循环量过大,金属件进入磨。均匀喂料,调整喂料速度或降低粉磨压力,适当降低选粉机转速(但要保证产品细度),检查金属探测器,磁铁分离器工作是否正常。

4.4磨机风环压差过大,检测判断为粉磨压力低,喂料量高,产品太细。调整处理方法为增加粉磨压力,降低喂料量,降低选粉机转速。

4.5磨机风环压差过小,检测判断为喂料量低,产品太粗。调整处理方法为慢慢增加喂料量,提高选粉机转速。

4.6煤粉水份高,检测判断为出磨气体温度低。调整处理方法为提高入磨气体温度,减少喂煤。

4.7吐渣过多,检测判断为喂料量过大,入磨物料粒度过大,研磨压力过小,系统通风量不足,喷口环损坏、磨损或堵塞,挡料环磨损。调整处理方法为减少喂料,降低入磨物料粒度,调整研磨压力,加大通风量,停磨修理或者更换、清堵,停磨修理或者更换。注:原煤中杂质过多时,也会出现大量排渣。

4.8袋收尘器的收尘效果差,检测判断为观察烟囱排出气体中含尘量高,调整处理方法为检查袋收尘器滤袋是否破损、糊袋;检查系统漏风情况,检查袋收尘器进、出口气体压差是否过高。

4.9袋收尘出口温度过高,检测判断为袋收尘灰斗积灰自燃,热风量多,磨头冷风阀开度小。调整处理方法为应及时通知现场处理,用CO2灭火并关小或关闭热风阀门,随后加大冷风阀开度。

4.0减速机推力瓦油池油温超过正常值,检测判断为供油量不够,冷油器冷却效果不好,冷油器油中进水,受机座密封处漏出的一次热风影响。调整处理方法为检查油泵流量,阀门是否节流,分油管是否堵塞,检查冷却水阀门和冷却水量,检查冷油器内部铜管是否堵塞和结垢,处理漏风。

4.袋收尘灰斗温度太高,表现为灰斗积灰及灰斗着火,通知现场处理或停机灭火。

5停车

5.逐步减少煤量,增大磨冷风阀开度,控制磨出口风温≤65℃,逐渐关小热风阀门。

5.2停喂煤~5分钟(或视磨机进出口压差,磨主电机电流情况而定)后,抬起磨辊。

5.3关闭热风阀门,冷风阀全部打开。减少煤粉通风机入口阀门开度,停磨主电机组。

5.4停选粉机组,停煤磨通风机组。

5.5为防止收尘布袋挂煤,灰斗积煤,停煤磨通风机组后,30分钟后停袋收尘器组。

6设备紧急停车操作

在生产时中控操作员遇到系统内特殊故障,并可能发展成更大事故时,可进行紧急系统停车,使所有设备同时立即停车。某个设备因负荷过大、温度超高、压力不正常时,均可发生设备跳停,这是保护设备的需要。

当发生以上紧急停车时,屏幕上有报警,指示故障设备,操作员可根据停车范围迅速判断故障原因,完成后续操作。

6.喂煤故障:

现象?:给煤机“变频器故障”

给煤机电机过负荷;磨机入料管下截门因物料过湿,料度过大或未完全打开而堵塞;由于料层过厚,导致物料进入到给煤机尾轮滚筒与皮带之间。按正常操作停给煤机,停磨主机,然后派人现场检查。

现象?:给煤机“皮带断煤”

给煤机上截门或者说原煤仓入给煤机下料管卡大块。按正常操作停给煤机,停磨主机,然后派人现场检查。

现象?:给煤机给定与反馈不符,反馈波动大。

原煤仓入给煤机下料管卡大块;给煤机速度传感器故障。按正常操作停给煤机,停磨主机,然后派人现场检查。

6.2磨机故障

当磨机事故停车时,停给煤机。原因有稀油站故障,主电机跳停等。打开冷风阀,关闭热风阀门,控制出磨风温不超过60℃,然后按正常停车操作。

6.3风机故障

煤磨通风机跳停时,磨机喂料、磨机、选粉机联锁跳停。通知现场及电气人员。立即开冷风阀至00%关热风阀为0%,,降低磨进、出口风温,关闭通风机入口阀门,通知相关人员排除故障,中控检查有无异常报警。

6.4磨内着火

当磨机出口温度持续上升,判断为磨内着火,立即停排风机和磨机,迅速关闭出入磨各阀门,排风机阀门归零,立即通知现场向磨内充入N2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